广州建筑

工程检测

  • 轻轨柔性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分析

    张鹏;钟晓林;李星;赵展;肖金辉;

    以广州地铁十四号线轻轨高架桥为研究背景,通过脉动测试及列车运营测试分析,重点研究了一联三跨柔性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桥梁实测基频2.197Hz大于设计值1.794Hz,桥梁刚度满足要求;柔性薄壁边墩的动力响应对列车运行速度不敏感,且列车刹车及会车状态下不是桥梁柔性薄壁边墩最大受力状态。

    2020年05期 v.48;No.273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 单孔地震波法在既有桥梁基桩工作状况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卞德存;邵继喜;张国强;刘洪波;崔玉章;

    本文通过广州地区上埗桥(旧桥)既有基桩检测工程案例,对单孔地震波在既有桥梁基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应用结果表明:上埗桥2#桥墩三根桩桩长满足原设计要求,桩身无明显缺陷,采用多道水听器的单孔地震波法可较好地对既有桥梁基桩桩长及明显缺陷进行探测;采用纵向激振时(盖梁上敲、支架竖敲),地震波首波初至时间和振幅相比横向激振(桩身横敲)更加清晰,便于对检测结果的判读;借助桩侧钻孔揭露地质状况,并对基桩承载力进行验算发现,2#桥墩P2-1、P2-3号基桩承载力计算值满足原设计承载力要求,P2-2号基桩承载力计算值比原设计值降低约26%(514kN)。

    2020年05期 v.48;No.273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 基桩检测方法适用性探讨

    张保志;蓝媚;张汉春;

    本文详细介绍了低应变、高应变、静载试验、钻孔抽芯、声波透射法、自平衡法等桩基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通过对基桩检测方法的比较,全面总结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一般情况低应变法与钻芯法结合是基桩完整性检测的首选,先利用低应变法普检,再用钻芯检验判定缺陷桩身详细情况;当桩径较大、较长,或对地下连续墙进行检测时,宜采用声波透射法;静载试验可直接获得基桩竖向承载力,当受施工场地、时间、经费限制,也可以采用高应变计算单桩承载力;如桩径较大(直径>800mm),在坡地、狭窄场地进行试桩情况,宜采用自平衡法,但需对测出的单桩承载力进行修正。因此,在桩基检测工作中应根据各检测方法的适用性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检测工作。

    2020年05期 v.48;No.273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岩土工程

  • 螺杆锚桩反力法在静载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朱烈;刘炳凯;陈放鸣;黎大钊;喻定成;

    螺杆桩是一种承载力高、施工简便、造价低且可循环使用的新型桩体。在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中,采用螺杆桩充当锚桩提供反力的螺杆锚桩反力装置具有可装配式施工、抗拔承载力高、发展潜力大等优势。本文选取广州南沙开发区某项目,分别采用挑式锚桩反力法和拉力型锚桩反力法二种试验方法,利用螺杆作为锚桩进行了抗压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淤泥层较厚的地质条件下,采用挑式锚桩反力法和拉力型锚桩反力法进行静载试验均可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效果良好;用φ400螺杆桩与齿状钻头配合,土体穿透能力强,入土深度大,可作为反锚法静载试验最佳桩型;通过拉力型锚桩反力法可有效解决静载试验主梁抗弯力低的问题。挑式锚桩反力法和拉力型锚桩反力法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推广螺杆锚桩反力法在基桩静载试验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2020年05期 v.48;No.273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 泥质粉砂岩地区钻孔灌注桩沉渣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王延该;

    本文介绍了泥质粉砂岩地区桩基事故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效果。抽芯试验结果表明,桩端沉渣最大达150cm,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抽芯法扩大验证,检测结果仍不理想。泥质粉砂岩具有遇水软化特性,如成桩桩端质量不合格,承载力恐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故而这批工程桩被视作事故桩。经事故处理方案比选,最终选用钻孔抽芯洗孔后低压慢速注浆法进行桩底加固处理,并在处理后选择了三根桩进行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基单桩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说明钻孔洗孔后低压慢速注浆法对处理泥质粉砂岩桩端沉渣有效可行。

    2020年05期 v.48;No.273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 深厚软基淤泥质土层大型基坑监测与变形规律分析

    刘永辉;黄立;刘炳凯;周恩海;

    本文依托珠海横琴某广场基坑工程实例,充分考虑该工程内支撑系统的设计及周边环境等影响因素,基于基坑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与四道砼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对深厚软基淤泥质土条件下深大基坑变形特性及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靠近栈桥板出土口位置的基坑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较其他位置偏大,且最大位移深度为基坑开挖深度0的0.75-0.93倍,约为测量深度H的0.5倍左右;与最大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位置处于同一剖面的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点累计值较其他位置的偏大,且该位置的监测点也为各道支撑轴力最大的监测点位;基坑开挖卸载引起的内外土压力不平衡,会使内支撑体系承受更大的支护结构内力,表现出明显的时空效应。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深厚软土地区淤泥质土基坑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2020年05期 v.48;No.273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建筑结构

  • 大型烟囱钢内筒整体吊装过程设计与计算

    秦龙海;

    为增加大型烟囱钢内筒整体吊装过程安全可靠度,结合广州市某热电厂烟囱内部300t钢内筒吊装工程,对大型烟囱钢内筒整体提升安装方法进行优化、对组焊节段的选择方法进行说明,利用多种计算方法对整体提升系统各构配件进行设计复核,同时对整体焊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总结了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多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整体提升系统中提升设备、钢绞线、锚具、方形架、圆环形箱梁及吊耳计算复核,优化了提升系统各构配件设计,提高了大型烟囱钢内筒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缩小烟囱钢内筒提升钢绞线的规格,可有效增加现场施工可操作性;各组焊节段设计为高度1.8m以内的圆弧板,有效解决了钢内筒组焊节段难以运输的问题。通过设计计算对大型烟囱钢内筒整体吊装构配件进行设计复核,极大增加了吊装过程安全可靠度,给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2020年05期 v.48;No.273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 影响地产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分析

    刘晓红;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正处于初步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中。但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设计周期较传统设计图增加约30~60天,成本增加约200~500元/平米等问题,地产开发商在新建建筑中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比率一直不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分析了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因素,提出了地产开发商需要从立项、设计、建设等环节入手提高建筑的装配率等观点,希望能为装配式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2020年05期 v.48;No.273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建筑材料

  •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来静;卞德存;赵鸿彬;孙镇艳;康田;

    在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易出现裂缝,严重降低道路耐久性。研究相关的裂缝修复材料,实现道路裂缝的快速修复,对保证道路通畅及驾驶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目前常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复材料的特性,分别概述了沥青类材料、化学灌浆材料以及沥青自修复材料三个不同类型修复材料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其修复效果与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各种修复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应用效果和发展需求,指出未来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复材料将向高性能、高效率、冷态施工和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2020年05期 v.48;No.273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 欢迎订阅2020年《广州建筑》期刊(双月刊)

    <正>《广州建筑》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广州市建筑科学研宄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229/TU,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1-2439,主要栏目有: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检测与监测、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试验研究、管理技术、建设信息等,并在2019年度增加了风景园林、轨道交通、市政工程、城市规划等栏目。

    2020年05期 v.48;No.273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下载本期数据